更新时间:2025-03-27
生活中,表扬和批评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两大法宝。但你知道吗?用错了表扬,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害了孩子。今天咱们就聊聊表扬这件事儿,看看哪些表扬是“无用功”,哪些才是“真管用”。
很多家长觉得,只要多夸孩子几句,他们就会更自信、更努力。可事实呢?滥用表扬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想赢怕输、畏难不前,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比如说,有些孩子被夸多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一旦遇到挫折,立马崩溃。还有些孩子,因为家长的表扬太模糊,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结果越长大越迷茫。
所以,表扬要讲究方法,不能随便来!
你是不是也干过这种事儿?孩子打架了,你说:“哎呀,我儿子真勇敢!”孩子撒谎了,你说:“这孩子脑子转得快,将来有出息!”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实际上,这种表扬是在误导孩子。
为什么?
- 打架明明不对,你还夸他“英雄气概”,孩子会觉得打架是好事。
- 撒谎明明是坏习惯,你还夸他“聪明”,孩子会觉得撒谎没关系。
这样的表扬,只会让孩子把错误当成优点,最后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家的孩子,小时候特别爱占小便宜,家长总说:“这孩子顾家,会省钱。”结果长大了,这个孩子成了公司里的“揩油王”,同事关系一团糟,领导也不待见他。这就是无知型表扬的恶果。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乖!”……这些话是不是听着耳熟?其实,它们根本不是表扬,而是忽悠!
为什么?
- 如果孩子确实很棒,那应该具体指出他哪里棒,而不是笼统地说“你真棒”。
- 如果孩子其实一般般,你还硬夸他“棒”,那就是在欺骗他。
长期生活在“你真棒”的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种极端心态:
- 一种是盲目自信,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等现实打脸时受不了打击。
- 另一种是怀疑人生,觉得自己根本不配得到这么多夸奖。
比如,有个学生每次考试考得好,妈妈都说:“你真聪明!”结果有一次考砸了,孩子直接崩溃了,哭着说:“原来我不是聪明人啊!”
有些家长喜欢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是个天才!”“这孩子将来不得了!”听起来挺自豪,但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压力。
为什么?
- 孩子听了这些话,可能会觉得自己真的“天赋异禀”,不需要努力也能成功。
- 等到进入社会,发现自己其实很普通,那种落差感会让他们失去信心,甚至逃避现实。
举个例子:有个家长逢人就说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结果孩子高中毕业后连大学都没考上,整个人都自闭了。家长这才意识到,当初那些炫耀型表扬害了孩子。
既然无用的表扬这么坑人,那正确的表扬又是什么样呢?记住一句话:表扬要具体、定量、真诚。
不要只说“你真棒”,而是要说清楚孩子哪里做得好。比如:
- “你这次作业写得很认真,字迹工整,老师都表扬了!”
- “你刚才主动帮奶奶拿东西,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这样,孩子就能明白自己哪些行为值得肯定,下次还会继续努力。
表扬的时候,尽量结合具体的数据或事实。比如:
- “你这次数学考试提高了10分,进步很大!”
- “你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现在已经能跑5公里了!”
这样,孩子不仅能感受到成就感,还能学会如何衡量自己的进步。
表扬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能敷衍了事。如果孩子发现你的表扬是假的,他会觉得你不尊重他。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
- “哇,这幅画的颜色搭配真好看,尤其是这片蓝天,让我感觉心情特别舒畅!”
- 而不是简单地来一句:“画得不错哦。”
真诚的表扬,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
当然,表扬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光靠表扬是不够的。家长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表扬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接受失败。比如,孩子比赛输了,你可以说:
- “虽然这次没拿到第一名,但我看到你付出了很多努力,这比结果更重要。”
- “没关系,下次我们再试试看,找到问题在哪里。”
这样,孩子就不会害怕失败,而是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
表扬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而不是让他依赖外界的认可。比如,孩子学钢琴,你可以说:
- “我发现你弹琴的时候特别专注,音乐真的很适合你!”
- 而不是一味强调:“你弹得真好,别人听了都会羡慕!”
内在动力强的孩子,即使没人表扬,也会主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很多时候,家长只盯着结果,忽略了孩子的努力。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你可以说:
- “这段时间你复习得很辛苦,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成绩一定会提高。”
- 而不是责备:“怎么考这么差?”
关注过程,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表扬孩子,不是随口夸两句就行,而是一门需要用心经营的艺术。记住以下几点:
1. 不要滥用表扬,避免无知型、忽悠型、炫耀型表扬。
2. 表扬要具体、定量、真诚,让孩子知道“哪里好”。
3. 除了表扬,还要引导孩子面对失败,培养内在动力,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送大家一句话:“好的表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坏的表扬,则是绊脚石。”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拖后腿的人。
(全文约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