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武汉家教
当前城市:武汉 [切换其它城市] 
wuhan.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武汉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武汉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武汉家教网 > 小升初资讯 > 漳州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漳州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1-24
漳州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来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依据性别的分工方式 B.耕织结合的田园生活

C.世代相承的学艺传统 D.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

3.据《唐会要》记载:“开成五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该史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夜市已被政府禁绝 B.市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C.市已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D.都城汴京夜市的繁华景象

4.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朱”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

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

5.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刺(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A.大批农民弃农经商 B.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C.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D.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6.史载,西汉政府曾令商人自报资产并按高于手工业者五倍的税率纳税。对违反规定者,没收其全部财产,对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的一半。此举的作用包括( )

①增加了财政收人 ②加强了经济调控 ③强化了“工官”制度 ④打击了商人势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轮船招商局创办的宗旨是:“发展中国航运事业,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等业务。”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

①以发展民族航运为中心 ②提供“一条龙”的业务服务

③有可能与外商形成竞争 ④是当时中国最早的洋务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9.右图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状况。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走向公开对峙

B.新中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C.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0.20世纪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11.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到l9,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2.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厦门

13.19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右图),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C.19中共十五大的决策

D.19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

14.英国《金融时报》:“自19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19和”。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5.在世俗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外经济文化思想交融的痕迹。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代后期,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之际,合身适体的改良旗袍迅速流行

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终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D.19中国企业家常通过互联网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17.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8.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9. 20世纪代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 )

①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②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④援助西欧走向经济复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0.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21.“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材料中“新路”的本质含义是( )

A.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B.市场主导资源配置

C.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积极融入全球化

22.20世纪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 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23.“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上材料是关于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材料中的“……”部分,最恰当的应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

24.奥巴马和罗斯福都比较受中下层民众的拥护。罗斯福新政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雇用年青人从事造林 B.某公司因为雇用未满16周岁童工而被起诉

C.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 D.劳资关系委员会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

25.自19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和发展教育,这说明了( )

A.世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B.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只有发展中国家

C.世界银行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26.“从组织形式上看,它只是一种松散的论坛.但政府间对话也促进了自愿基础上的经济合作,其中涉及的领域很广。”材料直接体现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政治多极化的加速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7.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模式4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28.下图为1965~19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B.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D.代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

29.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达错误的是

A.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实际需要

30. 史学家甲:“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史学家乙:“冷战应归咎于美苏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史学家甲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历史 B.史学家甲应用整体史观诠释历史

C.两位史学家分别代表不同国家的利益 D.两位史学家分析视角有较大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31.(10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3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作坊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纺织)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2分)

32.(10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制定和稳定的发展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许多国家,纷纷鼓励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为增加出口额而给予手工工场以扶植,包括政府津贴、授予特权、国家订货以及提供修路、疏河、建港等方便商业流通的条件等等。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和西欧实行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4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图表组

(1)材料一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 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19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张并指出其目的。(2分)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指出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4分)

34.(10分)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等一系列内容。在过去3里,经济现代化如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以“工业文明下世界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

材料一 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古老的中国落伍沉沦了,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

材料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大致在19到19左右,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其经济方面的依据是什么?(2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时世界政治格局怎样?(2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6分)

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范围:必修二)

一、单项选择题(2×30=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B D A B A B D C A C C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A B C D B C A A C A B D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31. (10分)【答案】

(1)主要表现: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农村市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到3分)

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2分)

(2)特点:官营手工业相对衰弱;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3分)

(3)原因:①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产阶级倡导振兴实业;③政府支持、鼓励兴办实业(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2分)

32. (10分)【答案】

(1)中国:强化了小农经济,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2分);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2分)。

西欧:大力扶植工商业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2分)

(2)经济上,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参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2分)

外交上,制定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给2分)

33. (10分)【答案】(1)现象:图1代表欧洲走向联合;图2代表日本崛起;

图3代表第三世界兴起。(3分)

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1分)

(2)主张: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目的: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2分)

(3)观点:世界呈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曲折过程。(2分)

理由: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多样化趋势遭遇美国“一级”图谋的挑战。(2分)

34. (10分)【答案】(1)经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2分)(答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或者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时期也可给1分)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对峙。(或两极格局冷战对峙)(2分)①政治上: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开始;(2分)②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组织了经互会;(2分)③军事上:美国组织成立了北约组织,苏联组织成立了华约组织,开展军备竞赛。(2分)

编辑老师为各位考生准备的漳州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就到这里了,祝大家考试顺利!

-更多-

最新教员

  1. 曾教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财政学类
  2. 凌教员 江汉大学 电子信息
  3. 巴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儿科,
  4. 赵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光学与电子信息(实验班)
  5. 钟教员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6. 黎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数学
  7. 李教员 华中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8. 邢教员 武汉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9. 杨教员 武汉科技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