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武汉家教
当前城市:武汉 [切换其它城市] 
wuhan.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武汉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武汉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武汉家教网 > 老师谈学习 > 趣味化学: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趣味化学: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4-08
趣味化学: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那么电子离核有多远?

在一张纸上,画一个比钱币小的圆圈,用它来代表原子核,即原子模型的中心。

量一下圆圈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现在请你估算一下,这个原子模型的最外边缘在哪里?比如,是否超出这张纸?是否超出桌子的边缘、教室、教学大楼……

想知道吗?

智能点拨

例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是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清原子中各种离子之间的关系。

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可以推导出:中子数=236-92=144

电子数=92

中子数-电子数=144-92=52

答案52

例2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 (填序号)。

分析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还可以再分,原子由具有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故三个论点都不确切,。

答案①②③

启示本题是对化学发展史的考察。从本题可以...

启示本题是对化学发展史的考察。从本题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不断完善的。它激励学生努力开拓,为科学的发展而拼搏。

随堂反馈

1.在化学的发展发面,很多科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请把科学家名字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科学家:①拉瓦锡 ②汤姆生 ③道尔顿 ④阿伏加德罗

(1)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是 ;

(2)提出分子的概念的是 ;

(3)发现电子的是 。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 B.49 C.66 D.164

3.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的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出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火眼金睛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 g B. 1/12 C.12 D.1.993×10-26 Kg/1...

A. 12 g B. 1/12 C.12 D.1.993×10-26 Kg/12

3、据中央电视台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4.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最之比为( )

A.12:1 B.2:12 C.2:1 D.1:2

画龙点睛

5.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 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由于所带电量和所带电量相等,但,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一般是由、构成的,质子带,中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6.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的相对质子质量为56。现在有这三种金属各10 g,则这三种金属所含的原子个数比镁:铜:铁为 。

课外阅读

卢瑟福的小故事

卢瑟福18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纳尔逊附近的泉林村。父亲是农民和工匠,母亲是乡村教师。他在小学就对科学实验产生了兴趣。由于成绩优秀,学习期间曾获一系列奖学金。

卢瑟福是20世纪初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19获诺贝尔化学奖。一生发表论文约215篇,著作6种,培养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10月19日患肠阻塞并发症逝世,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顿墓旁。

故事一: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看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仅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

”卢瑟福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故事二:苏联来的青年彼得·卡皮查,初登卡文迪许的门时卢瑟福并不准备收他,因为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人想跻身其中,能当卢瑟福的一名研究生是青年人的最高荣誉。卡皮查问:“卢瑟福先生,我能来卡文迪许做一名研究生吗?”

“对不起,我这里的名额已经满员。”

“实验室里的名额允许不允许有一点误差啊?”

“一般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一般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那就好办,你们一共三十人,加我一个还在允许范围之内。”

卢瑟福笑了,他一看这就是个十分聪明的青年,便高兴地说:“好,收下你。”

-更多-

最新教员

  1. 戴教员 中南民族大学 汉语言文学
  2. 马教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
  3. 冉教员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4. 柯教员 重庆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詹教员 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类
  6. 唐教员 武汉大学 英语/英语语言文学
  7. 王老师 中学高级教师 英语
  8. 刘教员 武汉科技大学 工业设计
  9. 吴教员 武汉工商学院 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