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07-08】
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某个学科或领域后形成的具有特定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也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在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的产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的需要,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语言建构包括构造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能够被理解的句子;语言运用则以相互理解为目标,需要满足一些语用学和商谈伦理等规范。
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可理解为愿意进行真诚对话,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和意图,并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以进行有效的交流。
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应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也在不断发展。思维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最终形成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人智力和思维水平的差异,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
在语文教学中,思维发展与品质是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把握语文的规律就需要思维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带有许多传统文化基因。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信息,才能真正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汉语文化经历了多次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例如,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事件都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精神文化,这些历史典故蕴含在许多词语中。此外,汉文化和满文化之间也有深刻的影响和交流。要理解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学习汉语。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美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用审美态度去欣赏事物时,会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和精神,令人愉悦。深入审美鉴赏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发现和创造。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审美鉴赏与创造,旨在满足学生对美的需求,让他们体验文学带来的愉悦和情趣。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