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6
流口水在医学上被称为流涎或唾液增多。这种现象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婴儿的口腔较浅,无法调节过多的液体,因此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开始长出,口腔深度增加,婴幼儿逐渐学会用吞咽来调节口水,这种流口水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在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唾液腺还未发达,唾液分泌较少,因此宝宝口中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此外,新生宝宝只喝母乳、奶粉或流质食物,这些食物对唾液腺的刺激较小,所以唾液分泌量较少。
宝宝4~5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对宝宝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辅食中含有淀粉等营养成分的食物的增加,唾液腺受到刺激后,唾液分泌明显增加。此时的宝宝口腔较小且较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完善,无法通过吞咽来调节口水,因此口水多了就会流出口外。此外,许多宝宝喜欢吮吸手指或奶嘴,这也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口水增多。
宝宝通常会在7个月左右开始长第1颗牙齿。乳牙萌出时,牙龈会肿胀并引起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导致唾液腺分泌增加。因此,当有经验的长辈看到小宝宝流口水时,会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宝宝要长牙了。
当宝宝流口水较多时,妈妈应注意清洁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次。保持宝宝的脸部和颈部干爽,避免湿疹的发生。
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和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加以护理,口周皮肤可能会发红并出现小红丘疹。此时可以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不要用粗糙的手帕或毛巾来擦拭宝宝的嘴边,这可能会损伤皮肤。应该使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轻轻擦拭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保持周围干燥。
为防止口水弄湿颈前和胸部的衣服,可以给宝宝戴上全棉的小围嘴,柔软且吸水性较强的布料是首选。
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间可能会感到牙龈发痒和胀痛,口水会增多。可以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啃一些磨牙饼干,这些都有助于减轻不适感,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如果宝宝的皮肤已经出现疹子或糜烂,最好去医院诊治。在皮肤发炎期间,应保持皮肤的整洁和清爽,并根据症状进行治疗。如果需要涂抹抗生素或止痒药膏,最好在宝宝睡前或睡觉时进行,以免误食影响健康。
虽然妈妈通常不会在意宝宝流口水的多少,但在某些情况下,宝宝流口水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妈妈需要学会判断并及时治疗。
以下情况下,宝宝流口水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妈妈应随时擦拭嘴边的口水,使用吸水力强的纸巾或毛巾轻轻吸干口水,避免损伤皮肤。同时,要经常用温水清洗口水,然后涂上油脂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宝宝戴上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手帕应该柔软,并经常洗烫。
让宝宝早些掌握吮吸和吞咽技巧,可以减少正常流出的口水。在添加辅食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宝宝的吸、吮、吞、咽能力。坚持按照添加辅食的原则,从流质到半固体再到固体的逐渐添加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宝宝适应成人的饮食,还可以训练口腔肌肉的运用。
宝宝吮吸奶嘴可以训练吮吸能力,但应在宝宝1岁半前尽量戒掉,以免影响牙齿的发育。
给宝宝吃一些有助于脾胃的食物,如山楂、赤豆、生姜等,可以添加在宝宝的辅食中。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应该去医院检查口腔是否有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如果宝宝到了2-3岁牙齿长齐后,口水仍然不停地流,就要小心宝宝可能患有口腔、咽喉黏膜炎症等疾病,需要去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