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余华作品《活着》
【作者:杨教员,编号36105 更新时间:2018-05-26】写在前面提醒自己:解读作品时要了解作者,要清楚作者笔下的人物是一直在走作者安排的路还是走着走着就自己发展了;解读要尽量客观、全面一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特色;最后,一定不要过度解读,立足文本,适当延伸,而不要得到题目自己发挥。
我好像对于记人名非常不在行,更别说记他们的生平种种了,所以,每次读什么作品我总要反反复复的查一查作者,这里,对于我找到的对余华的介绍也先写在前面吧。余华,是当代作家,出生于1960年,还活着,现在居住在杭州。也是一个弃医从文的作家,文学史知识十分匮乏的我,看到弃医从文也想到了鲁迅,余华也还真与鲁迅有那么一些联系,他在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他是当代先锋派的代表,作品带有批评讽刺意味。他一生的作品不多,以精致见长,1984年开始创作,1993年发表了《活着》。
这一次,是第三次读这个作品,然后找了电影来看了看,为什么又读了这个作品呢?我想了想,大概有三个原因:首先,因为最近生命这个词时常被我的感官接收到,而且都十分的沉重,对于活着这个词有些敬畏了;其次,在我一次都没读之前,人们总说这个作品非常的沉重,有很深的意味,说余华的作品读不懂,但是我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难懂,可能我们对于“懂”的定义不一样吧;最后,这个作品我比较熟,也比较短,一直还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思考,时常会想起来,那就再来读一读吧。读的是作家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的电子书版本,其中还收了中文版、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麦田新版的自序,作品写成于1993年,但是他给不同的版本写的序一直从1993到2007年,这是他对自己的作品的沉淀,对自己情感的沉淀,他的每写一次序又是一次对自己和对《活着》的解读,我觉得序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学习新内容时的学习导入部分一样重要,就像一个节目或者演讲之前的开场白一样重要,作者写的序是读者了解这篇作品背后的那个时期的作者的最直接的方式,能带着一把钥匙去读作品,不至于过分荒唐的会错了意。
在余华的简介里说,他早期的作品主要写的是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理性、非常态的,但是又在现实生活当中。《活着》里最有深意的一句话大概是: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这句话的意思我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无奈,有笃定,觉得这是一种消极的说法,可是又觉得这实在是一种坦然的、真正的积极的说法,不免觉得有些矛盾,是觉得这句话本身的矛盾,也有觉得这与他的简介矛盾。然后,在他的序里他写到自己是在现实和想象的矛盾中创作的,他对于现实和反映现实的作品有着他自己的理解,我很认同他说的我们很多人所说的现实并不是真正的现实这个观点,他说他一直与现实处于一种敌对状态,是一个愤怒的作家,但随着时间推移,他觉得一个作家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应该展示的是一种对于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这样的超然与“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句话就称得上是契合了。一个人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感受,自己才会知道自己是在活着还是幸存。
对《活着》的解读想想应该从叙述人称开始说起,这个作品的叙述人称是发生了变化的,开头是一个第三者的引入,一个第三者对于福贵的看法,是一个沧桑有故事但免不了潦倒的老人,这样的讲故事就是抛砖引玉吧,引出了福贵的第一人称叙述,“他”开始像每一个听众和看客讲述他自己,在一个黄昏的午后,在他活着的黄昏,他平淡而幸福的的讲述着自己反常而悲惨的故事。余华说他的不适在第一人称出现时结束了,他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顺利的写完了这部小说,他称之为作家的命运。对于福贵来说,他的命运大概就是如此,起起落落,他后来慢慢坦然了,超然了,他在自己的讲述中珍惜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些人,把他们都说得无限好,他是发自内心的,像是在忏悔,又像是在追忆,他活着,好像渐渐活得不止是他一个人了,为了一群人的活着而活着。他在讲他的一生的时候,仿佛自己也是一个旁观者一样了,我在读的时候时常猜测后面的情节,想着要么一直好吧,要么一直坏吧,可是,不好也不坏,有好也有坏,最后剩了他一个人,在一次次的变故中,是让人揪心的,失去亲人的经历是中国人最难以忍受的吧,更何况还有一次次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是,这样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甚至是他的小孙子也因为自己的疏忽死掉了,这一切的叙述,都那么一气呵成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那样讲出来了,不参杂自己的那些博同情的话语,他就那样讲述着自己,可是,最后,他还活着呀,他倒变得看开了,他没有死,那就好好活着吧。命运让他如此悲苦,但是他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了,就是活着,他超然了,他用这样的态度与命运,活着称之为现实的东西对抗着,用自己的平淡坦然讽刺着现实,这就是余华吧。